Sanctuary

2020年之前的文章存在图文丢失等问题,山田尚子作品相关文章请移步至兔子山小站阅读。

《电影 轻音!》片尾与The Who及电影《四重人格》

本文摘译自:
音楽視点で見る「けいおん!」の世界2~TVシリーズ・映画に登場した音楽ネタの徹底紹介!

《电影 轻音!》的片尾中充满了对The Who后期代表作《四重人格》(Quadrophenia)及由佛兰克·罗丹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1979年,日译“永别了青春之光”)的致敬。此外,片尾前半部分中描绘了少女们的花园,可以看出那是受到了露西儿·哈兹哈利罗维克导演的电影《纯真》(2004年)的影响。

The Who的皮特·汤森的拿手表演。

唯与皮特的吉他背面完全一致。

远处是布莱顿码头,HELTER SKELTER位于顶端。

白色断崖是位于布莱顿与伊斯特本中间的七姐妹悬崖(Seven Sisters) 。


以下引用自《电影 轻音!官方Guidebook~樱高轻音部 Travel Diary~》(以下简称Guidebook)中山田导演的发言:


“电影《四重人格》最后,主人公开着摩托车在悬崖上奔驰,然后企图自杀,但最后只有摩托车(Vespa) 飞到了空中。关于这个结尾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澪献花的镜头与她们以大海为背景在悬崖上奔跑的场景,是作为澪对这部电影的解释来描写的。”(Guidebook P.125)


电影《四重人格》结尾,自暴自弃的主人公吉米开着摩托车朝着大海疾速奔驰跃下断崖。摩托车是当时他所崇尚的风俗“摩斯”(Mods)的象征,最后摩托车坠落至岩礁摔得粉碎。而另一方面,《电影 轻音!》的片尾中,表情沉郁独自行走的澪在同一处断崖上投下了白蔷薇,根据山田导演的说法,这可以理解为澪献给主人公吉米的花朵。可以说这是《四重人格》与《轻音!》的世界邂逅的瞬间。


怀着对吉米的悼念献上花朵的澪,萦绕在她心中的是对《四重人格》的敬意,或许也是为吉米充满失意与挫折的青春献上的一首安魂曲。然而《电影 轻音!》的片尾虽以这部电影的结尾为原型,却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迈出了脚步,其中包含了山田导演所要传达的信息。



“顺带一提,唯她们奔跑的方向,与《四重人格》中摩托车开去的方向相反。”(Guidebook P.125)


在吉米的临终之地(关于这一点之后再作解释)献上花朵后,澪露出了想开般的笑容,与在那儿等候的同伴们一起,朝着与吉米完全相反的方向跑去。与《四重人格》中对放纵的青春时代诀别的苦痛结局相对照,这是她们全力肯定现在这一瞬间,回到属于自己的场所的身影。

被孤独感折磨、只身一人冲向大海的吉米,另一边则是确认了彼此的情谊朝着与吉米完全相反的方向奔跑的5人。对现在这一瞬间的自己抱以完全的肯定,这样就好——这是她们通过伦敦旅行得出的结论、积极的自我认识。所以她们没有步吉米的后尘,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满怀绝望开着摩托车疾驰的吉米(往左)。


影片的结尾是阳光耀眼的午后,从摩托车坠落到黄昏经过了数小时,在这期间吉米究竟想了些什么,又对自己说了什么呢。他一定反复进行着自问自答,这背后的数小时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高潮,他正是由此从真正意义上接受了自己将成为大人的事实。无法潇洒地死去,即使狼狈凄惨也只能继续活下去,这份失意与谛念将烙在他的心中。

这个身影,与在《My Generation》中高吼“I hope I die before I get old(我希望在年老前死去)”的The Who自身的身影相重合。换言之,对于没能“未老先死”、优哉游哉地步入大人世代的他们来说,《四重人格》的结局是献给曾经年轻的自己的一曲挽歌、一种负责与调解。

《电影 轻音!》BD&DVD子菜单画面。


【补充】

BD&DVD发售前的《Animage》2012年7月号上有山田尚子导演的访谈,其中谈及了片尾的制作。

山田:这次的ED中融入了许多含义,含义不止一种,在各自的故事中有着多种解释。我总是不擅长将答案归为一种,最后就做成了这种感觉。不过制作时我有注意到能将其中的某一种含义直观地传达给观众。

——ED影像中澪穿着军大衣(Mods coat),大家一同裹在英国国旗里,UK Rock的色彩非常强烈。场景也是庭园和石灰岩的岸壁,很有英国风情。

山田:其实在想到这个ED前烦恼了很久。忘了唯她们去了伦敦…这么说也很奇怪,完全是从不同的方向开始考虑的。烦恼了一段时间后,最早降临在脑海中的是HELTER SKELTER,接着联想到了布莱顿、七姐妹悬崖……然后惊觉“啊,有了!最喜欢的那个!!”、“小律最喜欢的也有了,那么澪也……哇!!”。接下来就融入了最喜欢的UK色彩和英伦风格。在分镜截稿当天完成了,好险。顺带一提,布莱顿海滨的澪穿的是军大衣(Mods coat),而紬穿着背上写有Rock'n roll的夹克衫,这是一点小恶作剧。到了HTT身上,大家就能和睦相处(笑)。


导演提到的“小律最喜欢的也有了”,指的是“布莱顿&七姐妹悬崖→电影《四重人格》→原作专辑《四重人格(Quadrophenia)》→The Who”这一关联。最后的“一点小恶作剧”的意思大家明白吗?

《四重人格》是一部以1960年代中期摩斯族(Mods)与摇滚族(Rockers)的斗争为背景的电影。披着美军大衣(M-51),开着装有许多后视镜的摩托车,喜爱R&B、灵乐,以及The Who、Small Faces的音乐的摩斯族。另一方则是受到美国rock and roll及rockabilly的影响,穿着黑色皮夹克、皮裤、皮靴,整着油头发型、乘着单气缸发动机的摩托车的摇滚族。

《电影 轻音!》的ED中,在布莱顿海滨的澪与紬,各自穿着象征摩斯族与摇滚族的服装。不过ED影像中看不到紬的夹克衫背面,因而无法确认Rock'n roll的文字,这是只有导演和制作人员才知道的里设定。


《四重人格》中的布莱顿海滨,摩斯族与摇滚族经历了几度斗争最终引发了暴动。然而《电影 轻音!》ED中的布莱顿海滨上,澪(=摩斯族)与紬(=摇滚族)正一同歌唱。《四重人格》中的斗争之地,在《电影 轻音!》中成了同一乐队成员演奏的舞台。因为彼此是HTT,才能做到这种事。曾经作为“对立”的象征的布莱顿海滨,如今已变成了“爱”与“和睦”的场所。


相关阅读(互补):
通过电影《四重人格》解读《电影 轻音!》片尾


评论
热度(10)
©Sanctuary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