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ctuary

2020年之前的文章存在图文丢失等问题,山田尚子作品相关文章请移步至兔子山小站阅读。

结尾的曲子是在京都动画附近的河滩上边哭边想到的——电影《聲之形》配乐牛尾宪辅访谈(excite)


译自excite(记者=饭田一史)

(文中含剧透,阅前请斟酌。)


【《创意曲》所包含的意义】


——之前的访谈中谈到电影《聲之形》的音乐制作得非常概念艺术化,这次就来谈谈具体场景中的乐曲。电影开头用到了the Who的《My Generation》(原声集未收录)。那是……?

牛尾:山田导演的主意。将小学时代威风帅气、得意洋洋的将也的疾驰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次影片不只是电子音,而且还很注重钢琴、木琴、马林巴等乐器的“回音”。比如片中时常鸣奏着极其缓慢的《巴赫创意曲No.1》。

牛尾:之所以在这部电影中花两小时依次演奏《创意曲》这首20多小节的曲子,是因为那是钢琴的“练习曲”。那首曲子结束在最后即将走进文化祭的时候,表示将也完成了练习曲,做好了下一步的准备。虽然音响导演鹤冈(阳太)说“与其他音重叠起来也没关系,让全片一直鸣响《创意曲》吧”,但那样做实在是有点……(笑)。事实上,将20多小节配合电影时间拖长的音轨我确实做了。所以可以把它加入到某种特典当中。不过因为比片中使用的音轨更迟缓,所以各种各样的音都伸得很长,声像变得很糟糕。

——钢琴的音会变成嗡嗡声(持续音)(笑)。


【不听原声集就无法明白的(?)店内BGM的秘密】


——我想就原声集CD提一些问题……说到原声集,第1张收录的是片中使用曲,第2张除此以外还收录了使用曲的其他版本(未使用版本)和未使用曲。第1张的曲名统一成《int》《lit》这种3个英文字母的形式,而第2张的曲名则是用《heart beat》《into sparkle》这种有含义的英语。这是为什么?

牛尾:尽管以基于概念的作曲为前提,但一开始也打算像一般的作品一样,我制作完所有乐曲交上去,之后就配合场面让其他的人来选曲,所以像识别码一样取了3个字母的标题。因为那不是根据乐曲需求清单订制的,所以我希望使用时不要根据曲名预判乐曲的含义。希望原声集的听众也能如此。不过那三个字母也不是随机的,就像第1张第12首的《htb》,它的另一个版本是第2张第1首的《heartbeat》,多少加入了一点提示。

——片中有两次永束与将也在快餐店用餐的场景,两次的背景音乐都是《laser》这首伊泰洛迪斯科风格的曲子。另外植野打工的猫咪咖啡馆中播放的是《(i can) say nothing》,这首在四拍子的基础上加入合成器贝斯TB303的哔哔声的曲子,我在想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店内放的不是J-POP而是舞曲呢(笑),先不说这个,把这两首曲子当作配乐曲来听的话,有个地方让我很在意。首先是《(i can) say nothing》。片中只放了短短一瞬,在原声集中重新听歌曲中的英语时(原声集中并没有歌词),我有了惊奇的发现。

牛尾:歌词中写的是“在你面前我欲言又止”这种内容,是一首关于恋爱的曲子。我们把它设定成一首格拉斯哥的乐队曲,所以大鼓和303的声音很大,人声比较小。

——很有英国风格的混音(笑)。歌曲中唱到了“escape your eyes straight you close to you”这种内容呢。但结果却是“(i can) say nothing”。这是契合植野对将也的心情来写的吧?

牛尾:没错。真亏你能发现呢(笑)。

——果然。我觉得这是首超级催泪的曲子。因为出院后的将也在公园中与植野谈完话后回到家(美发店)时的背景音乐也是这首吧?真是不得了。对植野迷来说,光是为了听这首曲子就值得买原声集了,真的。

牛尾:(笑)。在《(i can) say nothing》中我第一次将自己的歌声公之于众,所以对我来说是首有点难为情的曲子。


【那首迪斯科舞曲包含着(对)永束的爱!】


牛尾:说到难为情,《laser》其实是我20岁左右正沉迷于伊泰洛迪斯科和Hi-NRG(高能量舞曲)时创作的,当时这首曲子被周围的大人们狠狠地嘲笑过。实际上电影《聲之形》中,在配那首曲子之前,我暂时用了Dead or Alive的《You Spin Me Round》这首歌曲。我和导演谈到“这种乡土气的曲子很有趣呢”。当时还有让车子从将也他们身旁开过时也在放Dead or Alive的歌曲之类的打算。

——啊,80年代那种合成器和吉他声超响的欢乐轻浮的舞曲。

牛尾:Dead or Alive的PV在当时是最尖端的,但现在去看就充满了牧歌情调。山田导演把那称之为“温柔”。那与作品的世界观完全沾不上边。但是,“其实你们周围也有那样的事物哦”这样的表现方式遍布在整部电影当中。

——就像让鸽子和蝴蝶飞舞在将也与硝子周围,世界上也在放Dead or Alive的歌曲。

牛尾:说完这个话题我就提起自己以前做过《laser》这首曲子,导演听了之后非常中意。但直接拿来用实在觉得有点不妥,于是就尝试重制……可是无法战胜20岁那时的初期冲动。只有那段音源是把我十多年前制作的东西直接放到原声集里的。

——原来如此。我想问的是,那首《laser》不仅用在了快餐店,文化祭中将也进入自己班级的“宇宙咖啡厅”时也在放这首曲子。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牛尾:那是因为……下面这些话是山田导演说的,一开始将也和永束一边吃炸薯条一边谈论“朋友的定义是什么”的场景之前,将也对永束说自己喜欢那首曲子。也就是说,对永束而言《laser》是“他与将也的友情的主题曲”,所以得知将也会来参观文化祭的永束一直在班级里loop那首曲子等待着他的到来。之后去追将也的永束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暂时调低过的《laser》的音量又调高了。因为那代表着永束激动的心情。

——……惊为天人。

牛尾:没法解读到那种程度吧?(笑)

——永束君真是为大家所爱呢……

牛尾:永束君很棒呢。结絃用相机的远摄镜头偷窥硝子与将也第一次在桥上谈话,这个场面的背景音乐是《int》这首可爱的曲子,曲子结束后隔了一拍,结絃身旁的永束说“别掉下去哦,少年”,就是这个时机。我可是相当执着地对曲子的长度和加入的时机做了一番调整。


【两人奔向桥时的背景音乐中用到小提琴的理由】


——影片尾声的配乐在乐器选择上也很概念艺术化。比如将也入院后西宫为挽回大家之间的关系去与每个人见面时的曲子《svg》,那大概是唯一一首加入了吉他和架子鼓的明确的乐队曲,除了电影开头的《My Generaton》。

牛尾:没错。

——乐队,即多人共同演奏的音乐用在重新构筑关系的场面中也很有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之后那首《slt》。这首曲子加入了本作唯一一名客串音乐家胜井祐二的小提琴演奏。“跳水”“烟花”“俯首”“雨”等垂直/上下运动的要素一直在电影《聲之形》中反复出现,而配乐的基调以钢琴为首,都是垂直/上下弹奏的乐器。但一直不敢看别人的脸的将也终于向前看了,夜晚在桥上与硝子再次相会的场景前,用到了小提琴这种横向拉弦的乐器。钢琴的垂直运动加上小提琴的水平运动。之后就是两人面对面的镜头。音乐、影像和故事在那里达成了完美的同步。所以那首曲子让我很感动……您怎么看?

牛尾:……是不是正确答案先不管,就当作是这样吧(笑)。那里的前一个场景中,硝子与将也在梦中相见——顺带一提,那里的噪音变得越来越响,其中左右鸣响的声音是不同的。因为硝子的右耳已经听不见了,所以左耳传来的是助听器的噪音,右耳是此前作为一种记号加入的将也的心象音——之后硝子醒来,两人向桥奔去。醒来那一瞬间的无音也是《slt》节奏里的一拍,变成无音的弱起小节引导下一个音。然后再用弦乐引领“奔跑”。我想为那个侧脸做那样的编曲。希望能表现出两人坚强的意志。记得角色奔跑的场景几乎只有那一段吧。

——确实不多呢。

牛尾:……其实那首曲子是我抱着“将来有机会与山田导演合作的话就想拿来用”的想法酝酿了多年的曲子。

——您是说接到这次配乐请求之前,在你们认识之前您就已经有这个想法了吗?

牛尾:……是的(笑)。不敢恭维了吧。那首曲子的原始版本就是原声集disc2的第19首《your silent portrait》,为了这次的作品将它重制了。那个夜晚桥上的场景中,将也与硝子进行着故事最核心的对话时,山田导演拍了两人并未仰望的天空,在那里加入了客机飞行的镜头。那是在暗示天空上有着几百倍与地面上的他们相同质量的人生。但那并不是在抛开两人不管,而是在说“以前你可能没有察觉,但是外面有着温柔的世界,有着温暖的人生”,整部作品都是如此。正因为导演和我都拥有那种视点,所以那首曲子才会令人着迷吧。


【春光/a shape of light】


——最后文化祭上响起的《lit(var)》是这部电影的亮色,可以具体谈一下吗?

牛尾:《lit(var)》前半部分,大家脸上的“×”全部掉落,伴随着“轰”的一声将也的世界变得开阔,之后我就不知道该怎样编曲了。于是我就和山田导演商量了一下。然后她告诉我她所在的工作室附近有个河滩,她也是在那里得到灵感的,所以我就去了一趟京都动画公司。之前我就想看看影像制作人员们平时所见的景色。于是去工作室见了大家之后,我在那个河滩上泪水滂沱地站了几个小时。

——诶?

牛尾:到达那里的瞬间,我就哭了。虽然是雨水时下时停的阴天,但远处可以看到小孩子撑着色彩缤纷的雨伞一起欢闹着前行,另一边有牵着狗散步的大叔,别的地方还有初中生和高中生来到原本禁止下去的河边聚在一起即兴说唱……当然,大家所在的地方都不同,因而没有注意到彼此。看着这幅光景我就哭了。“啊,‘包围着将也他们的世界是美丽而温柔的’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啊”我一边这样想一边呆立在那里。刚才见过面的京都动画的员工们经过那里,脸上都带着“这家伙没事吧?”这种满脸诧异的表情。

——(笑)。

牛尾:同时我就察觉到“啊,那样的世界确实是存在的,所以最后描写将也一个人也没关系”。因此“轰”的一声开阔之后,最后的钢琴曲是以“将也弹奏的钢琴曲”为印象来编曲的。实际上与导演书信来往的制作初期提出过“春光”这样的概念,记得那时也谈到了百人一首中的“ひさかたの 光のどけき 春の日に 静心(しづごころ)なく 花の散るらむ”(灿灿日光里 融融春意酣 芳心何事乱 簌簌樱花残)这句和歌。换言之,虽然作品中的季节是秋天,但因为将也察觉到了温暖的光,所以最后的印象是春天。

——开头成为高中生的将也走在樱花树林荫道上,但他完全没有去看、去感受那片景色。但文化祭上飞舞的纸屑如樱花般从天飘落的时候,将也看见了外面的世界。这是一处对比。文化祭的场面确实很有春天将至的感觉。

牛尾:最后的曲子是《lit》,这首曲子只出现过两次,含义是“light”。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抵达光明,这样去看的话感觉真的是个令人信服的收尾。在我心中那里也与莫兰迪相关联。他是个以静物画出名的画家,莫兰迪笔下的静物与阴影的关系,对主人公将也而言,就是他的母亲、女主人公硝子及其母亲、将也周围的人们和世界。相依为命的母子,人们与世界,描绘阴影必然会勾勒出光明。莫兰迪晚年给人的印象渐渐从静物画转向“光与影”。在我眼中,将也与硝子的成长过程就好比那位画家的艺术历程。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这么想的,这是我个人的解释。

——原来如此。电影开头和结尾都有黑暗中浮现光明的镜头。把它与片中反复出现的“水”这个要素放在一起思考,我在想那是不是“离开充满羊水的子宫,通过产道出生,被光包围”的比喻,这样想的话,刚才那段话也让人深感共鸣。然后原声集的标题又是“a shape of light”……

牛尾:没错,电影《聲之形》就是将也重生的故事。


评论
热度(8)
©Sanctuary
Powered by LOFTER